喝啤酒,吃蛤蜊,是青岛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,惬意快活。而蛤蜊,青岛人民独爱红岛产的。红岛蛤蜊鲜美肥大,壳薄肉嫩,味美多汁,跟南方和周边海域产的口感差别很大。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秘密呢?
1、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红岛天然的蛤蜊生长环境。
红岛位于胶州湾北岸,三面环海,是胶州湾里的一个孤岛,蜿蜒的海岸线长达35.2公里,优质浅海滩涂7万余亩,是天然优良的港湾,水质良好,水流开阔,海滩中富含适合蛤蜊生长的繁殖的有机物质。
2、一方海水养一方蛤蜊。
其实红岛蛤蜊属于胶州湾杂色蛤,是从福建、浙江引进的品种,但是胶州湾海域纬度高、海水季节性更强,蛤蜊生长周期长,营养价格更高。
如果按照这个理论,环渤海的蛤蜊应该较青岛蛤蜊应该占优。但是问题在于,相比较环渤海湾一带,胶州湾海域污染企业少,水质更加优良,而且黄海入海处之所在,实际就是一黄泥湾,这样的条件下,难以孕育出好的蛤蜊品种。所以红岛蛤蜊口感比更高纬度的渤海湾蛤蜊更好。
3、红岛蛤蜊节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。
还记得赵保乐老师那句经典名言吗?“红岛挖蛤蜊(青岛方言音蛤蜊为“ga la”)一挖一麻袋。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,红岛的海鲜开始闻名全国。
春夏之交,蛤蜊最肥美。青岛每年都会举办红岛蛤蜊节,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红岛蛤蜊节在岛城及周边区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固定的游客群,“春夏红岛挖蛤蜊”,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短途游项目之一了。这也增加了青岛人民对蛤蜊的感情和认可度,从情感角度自然给红岛蛤蜊加鲜。
看罢,你要不要来上一盘肥美的蛤蜊解解馋?